退休老職工唐炳如、餘揚斌今年已經80多歲高齡,早早如約而至。當記者問起半個世紀之前投身鋼鐵報國并為之奮鬥一生的光輝歲月,兩位老人打開了話匣子,興奮地回述着湘鋼生産建設的激情歲月,慷慨激昂而且記憶猶新,時不時互相提示補充,直到達成共識。聽着老人的對話,記者眼前像放電影一樣,被帶入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建設年代。
紅色基因孕育鋼鐵工業雛形
鋼鐵是工業的骨骼,是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的基礎原材料之一,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标志。“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樣東西就什麼都好辦了。”毛澤東主席不止一次地表達過這個觀點。而1949年,全國的鋼鐵産量隻有15.8萬噸,平均下來,還不夠給每個中國家庭打一把菜刀,用“白紙一張”來形容當時的薄弱基礎毫不誇張,更勿談供應其他領域。發展鋼鐵工業,實現鋼鐵産量過億噸,曾經是全國人民的願望,也是中國共産黨幾代領導人的願望。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作為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的156個工業項目,鞍鋼、武鋼、包鋼三家國家級的大型鋼鐵廠得以修複和建設,鞍鋼成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一度向全國各地的鋼鐵廠輸送了大批援建人才。
1957年8月4日,冶金工業部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總結與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安排(草案)》中,正式提出鋼鐵工業建設“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戰略布局,打破了蘇聯發展鋼鐵企業的模式束縛。“三大”,即鞍鋼和武鋼、包鋼三大鋼鐵基地;“五中”則是五個有發展前途,可以建設成50萬噸-100萬噸鋼規模的中型鋼廠,其中包括湘鋼;“十八小”是指規劃在18個省、市、自治區建設18家年産鋼10萬噸-50萬噸的小型鋼鐵廠,其中包括漣鋼。新的方案上報到黨中央和國務院後,陳雲同志幽默地說:“三皇、五帝、十八羅漢好,符合中國國情。”毛澤東同志也高興而幽默地講:“你們有了十八羅漢,好嘛!”這一方案公布後,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歡迎,也奠定了我國當今鋼鐵工業的雛形。
1958年7月25日,閻志遵、郭之泉、謝挺揚等湘鋼籌備組成員到長沙,向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等彙報建設方案、生産規模和産品大綱、組織機構等情況。周小舟同志指出:湖南鋼鐵廠建設具有戰略意義,可以結束湖南“手無寸鐵”的曆史。
世界鋼鐵建設史上的奇迹
不同尋常的是,湘鋼的建設打破了鋼鐵行業的常規路徑,反向而行之。兩位老人告訴記者,因為國家已經确定先把原在鞍鋼建的線材廠、鋼絲繩廠遷到湖南,并要求盡快建成投産,填補國家對短線産品的急需,所以,湘鋼建廠呈現出“快點建”“倒着建”兩大特色,先建能夠直接出産品的後道工序,也就是金屬制品廠和線材廠,後建煉鐵和煉鋼工序,創造了世界鋼鐵建設史上的奇迹。
南方雨天多,土路泥濘,工人們穿着雨鞋和雨衣拼命奮鬥,推獨輪車、挑扁擔、背籮筐……肩膀都挑腫了。“搶晴天、戰雨天,毛風細雨當好天”是對當時施工場景的生動寫照。
從鞍鋼調來支援湘鋼建設的大批骨幹人員及其家屬,許多臨時擠住在湘江岸邊二碼頭的倉庫裡,每天坐船過江參與建設。北方人不适應南方氣候炎熱,加上水土不服、飲食不習慣,孩子們病倒的不少。有的家屬跟員工說“跟領導反映反映,還是回鞍山吧”,員工不答應:“咱們是來支援毛主席家鄉建設的,哪能當逃兵呢!”
“黨委的号召,堅決執行!廣大建設者使命在肩,隻争朝夕,不言苦和累。”老黨員唐炳如這樣向國資潇湘融媒記者傳達了那代人一緻的信念和堅守的初心。
到填補湖南鋼鐵行業空白
由于組織精密,數千人實行空中、地面和地下立體交叉、平行作業,建設工程進展極快。短短五個月時間,金屬制品廠率先施工完成,包括鋼絲、鋼繩兩車間。據組織鋼絲繩廠生産試制的王承澤的記錄,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在鋼絲繩車間南端圍幾間房子當辦公室,因為是土路,走路上下班常備雨鞋。
金屬制品廠以生産鋼絲繩為主,還有鍍鋅鋼絲、針布鋼絲、鐵絲、織網等。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拉不出成品鋼絲。剛建成的熱處理爐原來設計要燒煤氣,而湘鋼的焦爐還沒建成,隻能采用燒煤炭的土辦法加熱,爐況不穩。
在煤氣供應吃力等外界條件的局限下,1958年11月,金屬制品廠鋼繩車間使用鞍鋼來的盤條作為原料拉出鋼絲,撚制成第一根鋼絲繩。這根鋼絲繩由六股絞成,每股19根鋼絲,繩的中心為一根浸油的麻繩,直徑18.5毫米,長度500米。當時全廠職工興高采烈,這是毛主席家鄉的鋼鐵廠籌建以來生産出的第一個産品,填補了湖南省鋼鐵行業的重要空白。
1959年3月,金屬制品廠全線建成投入生産,鋼絲繩主要用于服務礦山。“從事後回頭來看,這很可能是冶金部在全國的一個重大的布局,當時東北、華東都有了,湖南這裡建成投産後就能輻射中南地區。”唐炳如分析。進入上世紀60-70年代,湘鋼金屬制品廠享譽全國,與鞍鋼靈山鋼絲繩廠、上海上鋼二廠齊名,創造了曆史性輝煌。1965年,冶金部從湘鋼調派人員援建遵義八七廠。“我當時在湘鋼中央試驗室工作,為支援國家三線建設,當時中央試驗室也調了一些人過去貴州支援八七廠,促進了全國鋼絲繩産業的發展。”餘揚斌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今,八七廠(現貴繩集團)已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
金屬制品廠至今還在運營生産,作為湘鋼全資子公司的湖南湘鋼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規模位居全國行業前列。
全國盤重最大的線材“亮了”
在湘鋼第一座線材廠旁邊的草地上,伫立着一台水泥色的粗軋機,依然光澤飽滿,标牌上記載“前蘇聯列甯格勒黑色冶金設計院設計,前民主德國馬格德堡重型機械廠制造,1959年12月29日投入生産”。據湘鋼高線廠有關人員介紹,它作為線材生産主要設備一直使用至2020年底,如今作為曆史老物件,構成湘鋼的一道風景。
“當時這個軋機還是蠻先進的,世界上總共僅有四套。德國、蘇聯共來了九名專家至湘鋼指導設備的安裝調試,設計年産45萬噸生産能力,當時在全國屬于很高的,很了不起。”餘揚斌介紹,線材廠250m/m線材工程曆時一年零三個月竣工,制定試軋方案中,湘鋼和蘇聯孔型專家經過了長時間的讨論,最終認為軋制6.5毫米線材把握比較大。
“嗓子不好,再好的戲也唱不出來。”線材軋制,導衛(一種在型鋼軋制過程中,安裝在軋輥孔型前後幫助軋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狀态準确地、穩定地進入和導出軋輥孔型的裝置)是關鍵的工藝設備。1984年進廠的陳定乾聽老師傅講,導衛問題是試軋階段的另一大難點。雖然蘇聯式導衛闆已經訂貨,但是1959年底趕不到,其他導衛又不能用。
投産條件不足,也要想盡辦法創造條件。機修廠的工人按蘇聯的圖紙進行土法加工,滿足了試軋的要求。之後,通過持續改進,将笨重的導闆盒改成導管,不僅成本大幅降低,而且操作與更換方便,這一改進還被推廣應用到了國内許多家線材廠。
12月29日上午9點半,這台粗軋機軋出了油光閃亮的第一盤線材。參加過試軋的張明九師傅說:“第一根線材是拉出來的,因為很多條件不具備。”廣大職工快馬加鞭,調試軋機,1960年1月,這條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産線正式投入生産。冶金工業部、湖南省委發來了祝捷電報。
湘鋼線材的投産填補了中南地區線材生産廠的空白,而且對全國意義重大。唐炳如介紹:“當時,湘鋼的線材産品在全國盤重最大,達到340公斤,頗受歡迎,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一帶都很有名氣。”
1966年邢台發生地震,國家要求湘鋼緊急提供5000噸線材支援抗震救災。湘鋼黨委帶領幹部日夜倒班趕工,為剛剛下線的盤條手工打捆,雙臂被高溫烤得通紅。
開啟技術改造大幕
鑄就湖南制造行業名片
在湘鋼人看來,不煉鐵産鋼的階段,尚不能稱為真正的鋼鐵企業。1970年7月1日,煉鋼1号平爐竣工投産出鋼。随着煉鐵、煉鋼等生産系統步入正軌,湘鋼才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聯合企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三湘大地,湘鋼由計劃經濟時期的生産型向自負盈虧的生産經營型轉變。時任湘潭鋼鐵廠廠長的唐炳如回憶,作為全國冶金系統“七五”重點項目,湘鋼“五同步”技術改造工程日夜奮戰。打通内部各工序生産能力不配套的瓶頸制約,充分釋放生産能力,這也拉開了公司後續一系列重點技改工程的序幕。由此,湘鋼的鋼産量登上年産70萬噸鋼綜合能力的新台階。期間,科技創新也始終與湘鋼的發展如影随形,大批技術先進、經濟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不斷湧現。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湘鋼的金屬制品産量占全國八分之一,國内首創開發的電鏟用鋼絲繩榮獲國家銀質獎,并且出口到美國,線材出口一度居于全國鋼廠首位。1996年,我國鋼産量突破1億噸大關,躍居世界第一位,在數量、品種、質量上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
幾代人的堅守和努力之下,時至今日,在紅色基因中孕育成長的鋼鐵之子,曆經滄桑變遷,湘鋼始終赓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接力奮鬥,線材、棒材、闆材三大主業産品享譽海内外,鑄就湖南制造行業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