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然而建設工地上的喧嚣聲卻依舊沒有消退。一輛輛挖掘機來回奔走、長臂在夜色緩緩升起,旁邊停着幾輛重型卡車,等待運送挖掘機挖出的泥土。白天工地上忙完之後,晚上很多人還要趕回公司開會。夜很靜,樓下路燈昏黃,幾間辦公室裡傳出的清脆鍵盤聲往往會響到深夜……
今非昔比!這曾經是一條爛尾路
長沙,不僅是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網紅城市”。從長沙驅車30分鐘,就來到了偉人毛澤東的故鄉——韶山。韶山沖裡,一座樸素的小院,記載着“石三伢子”從這裡出發,去締造新中國的一段傳奇。而短短幾十分鐘車程外的花明樓,則孕育了一代偉人劉少奇。一路奔波之後,不如去溫泉之域——灰湯,洗去一身征塵。又或者,直奔到湘中福地——婁底,鑒賞有色金屬的魅力。沿路而行,還可以将湘鄉的陳赓、黃公略及婁底的曾國藩三大故居遊遍。這條全長140多公裡的長韶婁高速,收攬了如此之多的旅遊景點、名人故居,可謂車行百裡長廊一路,閱盡湖南風光與曆史無數。然而這條帶領遊客奔向偉人故裡的通衢大道,許多年前,卻是一條不折不扣的爛尾路。
為了解決長花灰韶公路爛尾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增強長株潭的輻射湘中的能力,200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将停工的長花灰韶公路延長至婁底,并将建設标準由一級公路調整為高速公路(即長韶婁高速),實現長沙、婁底兩市直接聯通。
紅色速度!攻堅克難要速度更要質量
然而,困難同樣接踵而來,長韶婁高速公路建設工程,規模大、工期短、難度高。這是當年參與建設的施工人員們的最大感受。駐地位于嶽麓區蓮花鎮軍營村的長韶婁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項目,全長11公裡,跨嶽麓區和甯鄉縣。一次施工過程中,在邊坡距離開挖口三十米的位置出現裂縫,坡面縱向貫穿裂縫。“當時施工是上半年,正逢雨季,裂縫滑動區比較大、牽涉面比較廣,所以我們要把裂縫堵起來,防止水再往山體裡滲。”一位參與了當時施工的親曆者回憶道,“每天裂縫寬度都會變寬變深,最深的時候有6、7米深,相當于兩層樓的高度。”為此,每天都有十幾名工人去山上觀察裂縫,做好記錄、全力搶修。大夥帶着鋤頭,彩條布,裁刀,開工之前還要先将周邊的樹砍掉,劈出一條小道供施工進出,“為了加快進度,當時我們是一天三班倒,24小時内及時搶修。工期非常緊張,所以我們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勁……”
在當年的施工中,途經長沙嶽麓區有一條長達13公裡的路段,地理環境複雜、前期拆遷方面協調遇阻,加上工期緊張,給參建人員帶來了巨大壓力。從最終設計方案确定到拆遷完成,留給高速公路人的工期少之又少。當時,很多業内人士都表示施工難以按期完成,甚至推算完成整個項目需要3年時間。最終,湖南高速人不僅順利完成了該項目,而且交出了一份典型的“高速”式成績單——全部施工完成,僅用不到半年時間。
質量和安全是高速公路建設中永恒的主題,如何有效确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産總體受控?在長韶婁高速開工以後,高速公路人始終把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從路基施工先進技術,路面管控一體化管理,到隧道“零開挖”進洞,橋梁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預應力壓漿關鍵點的夯實;從房建工程,現代元素與地域特色的交織輝映,到綠化生态工程,人文理念與自然景觀的有機融合……工程建設期間,長韶婁高速還推行施工标準化管理,全線嚴把材料入場關,從源頭确保工程質量。同時,長韶婁高速還嚴格落實專項治理和日常巡查機制,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态。建設者們将精細化管理滲透到每道工序,實現了“零缺陷”“零遺憾”。資料顯示:長韶樓高速公路項目交工驗收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
欣欣向榮!六年扭虧為盈,彰顯“緻富路”本色
2014年底,曆時3年,總投資114.38億元、全長140.772公裡的長韶婁高速公路終于貫通。其中長沙至婁底主線長124.209公裡,韶山支線14.942公裡,東延線1.621公裡。全線橋梁139座,其中大中橋97座,隧道兩座,涵洞1143座。回想當時的感受,長韶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樣說道:“最大的感受是欣慰和成就感,回過頭來看,除了本身作為修建者和參與者的一種成就感,還有一種是你的盡心付出、所有建設者的付出都沒有白費。”
建成後的長韶婁高速公路位于長沙、湘潭、婁底三市境内,它将花明樓、韶山兩大紅色景點連接成線,形成一條精品紅色旅遊線路。從長沙嶽麓收費站出發,15分鐘可到花明樓,30分鐘可到韶山,80分鐘左右到婁底。